第一次知道麵粉糕這種東西,是在前年的馬來西亞之旅,馬六甲的早餐店,那家早餐店的型態有別於台灣的經營方式,由幾個攤子共同租一個店面,類似我們的美食街,可以同時在不同的攤子上點東西,其中一樣我們點了麵粉糕。名為麵粉糕,其實就是我們說的麵疙瘩,只是過去的認知這種麵食類多是北方人的日常食物,東南亞華人大半是大陸南方移民,基本上以米製品為主,居然也吃這麼有咬勁的麵食。
當時這碗麵粉糕讓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因為料好湯實在,回來上網查了一下,覺得做法不難,只是有點繁瑣,但如果可以把料先備著,下次要做時就很方便,譬如油葱酥事先多炸一些裝瓶備用,麵粉糕也可以事先做好,分裝冷凍,要用時再取出解凍,不管要吃馬來西亞的麵粉糕,還是做我們中式的麵疙瘩,用牛肉麵還是酸辣湯的湯頭,甚至炒麵都很好吃。
麵粉糕是很家常的東西,所以每個人家裏都有自己喜歡的配料,我從網路上看到,肉丸子和香菇是最常見的,也有豬絞肉直接炒了當配料,也有放叉燒肉或魚丸,我吃的那家早餐店則是放了豬肝。不過,有兩個重點,是馬來西亞臉書朋友跟我說的,就是用江仔魚做湯底,也就是我們說小魚乾,還有放樹仔菜,不過這只有沙巴才有,她放的是我們這裏說的油菜,還有不管放什麼,用紅葱頭炸的油葱酥不可少,只是我們慣用豬油去炸,馬來西亞用一般的沙拉油就可以了
材料
麵粉糕:中筋麵粉300克 鹽二分之一小匙 蛋一顆 水230-250C.C.
油葱酥:紅葱頭 沙拉油
湯底:小魚麧
配料:
肉丸子-絞肉 鹽 水 太白粉
豬肝 油菜 小魚乾 香菇
沾醬:醬油 水 辣椒
作法
麵粉糕~
用一個盆子放麵粉和鹽再打一顆蛋,用手把蛋和麵粉拌勻,然後慢慢加進水去和麵,接下來把麵揉到大致有成團就好,不夠光滑沒關係,我都放個一兩小時,麵粉會自己產生筋性,就會愈來愈光滑,中間三不五時去揉個幾下就好
油葱酥~
紅葱頭切片,加沙拉油蓋過紅葱頭約一公分的高度,從冷油用小火慢慢炸起,中間要不時拌一下,紅葱頭一變淡淡的黃色就要熄火,不然會發苦
湯底~
一大把的小魚乾加水煮出味道來,也可以先炒香再加水煮高湯,大概30分鐘後把小魚乾撈掉只留湯底
配料~
香菇:泡水切絲,擠掉水份加糖和醬油略醃,再用油炒香後備用
小魚乾:熱油下鍋油炸,油不用太多,半煎半炸,因為炸過小魚乾的油太腥,通常我就丟了,所以油量比炒東西再多一點就好了
肉丸子:絞肉加點鹽摔打出黏,再加胡椒粉調味,放少許太白粉增加滑嫩度
豬肝:切片後沖洗幾次,再加鹽和太白粉抓勻
組合
1.在煮滾的湯頭裏把調好味的絞肉擠成一個個肉丸子
2.然後把麵團拉長一片後扯掉丟進高湯,也可以捏一小塊再用姆指和食指壓成一小片,每片約十元硬幣太小,全部下鍋之後煮到麵疙瘩都浮起來之後,加青菜進去,再把豬肝也下去,豬肝表面變白之後就可以熄火
3.分裝到碗裏之後再加上炒好的香菇、油葱酥和炸好的小魚乾
*剩下的麵團我都分成80克一球冷凍,下次要用時取出切凍就可以使用了
先隨便和成團
放置之後就會變光滑柔軟,也就是醒麵
香菇泡軟切絲再醃過醬油和糖,再去炒
紅葱頭用冷油開始炸
炸好的油葱酥裝罐保存,泡在油裏不會發軟,還是酥酥的
炸好的小魚乾
正宗的要用沙巴的樹仔菜,我用油菜代替
多的麵團放在冷凍庫裏,隨時取用,這是拿來炒麵疙瘩
在馬六甲的早餐店點的麵粉糕
當天還有這道有煉乳,花生醬,香蕉的貓山王吐司讓我念念不忘
有幾個攤檔組成的早餐店,可以吃到各種族群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