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去過泰國的人,應該都對米粉湯念念不忘吧!尤其是跟團去泰國玩的人,接觸到真正的當地食物,就是米粉湯。大部分的導遊都會請團員來上一碗,主要因為米粉湯的湯頭經過長時間熬煮,要食用前,米粉也得下鍋燙過,在衛生上不須擔心,當導遊的應該最怕團員在異地鬧肚子了,而且米粉湯算是華人的食物,口味上不用怕有吃不慣的問題,可是又因為米粉湯這種東西被華人帶入泰國後,又融合了當地的口味,所以藉著這個食物讓台灣團員體會泰國小吃是個很適合的入門食物。第一次去泰國也是經由導遊而知道了這個食物,在酷熱的高溫下,看到一碗熱熱的米粉湯並沒有多大的食慾,沒想到入口後,完全推翻過去對米粉湯油膩的印象,原來米粉湯可以是酸的,而又不似台灣小吃,酸的湯頭一定是經過勾芡,而呈現濃稠狀。只是當時我吃到的米粉湯就只有湯和米粉,直到多年後到泰國自助旅行後,我才知道米粉湯有各種湯頭,也可改成麵條或粑粑絲,但幾乎由北到南一定都會在上頭放上魚漿製品,而導遊請我們的是"清米粉",如同小時候吃刨冰,只有糖水的清冰。

 米粉湯幾乎已成為我去泰國旅遊必吃的食物,也成了泰國物價的象徵,聽過有人十幾年前去泰國時吃的十泰銖,到我98年跟團的廿泰銖,一直到我最近這幾次去泰國玩,感受到經過金融風暴後,泰國經濟發展得愈來愈好,吃到一碗三四十泰銖的米粉湯。 
 
 通常魚漿製品雖各家有所不同,但不脫有魚丸或者魚餃,魚丸就是以前的火鍋常見的脆丸,魚餃不同於海霸王或桂冠出的小魚餃,是體型較大的,而魚餃板則是放了不少魚肉下去打出來,充滿濃濃的魚味。還有一種類似斜切片的雞卷,但也是魚漿做的。除了魚漿製品還有貢丸我也吃過。

 而湯頭最常見的是清湯,曾在芭達雅的克里夫飯店旁的超商門口的攤子,喝過一種黑色湯頭,且會放上牛肉片的米粉湯,則是我惟一喝過且認為比清湯式的還要棒,卻到現在仍未知是何種湯底。

 今天做的米粉湯是綜合tahai網站曾提過的材料,加上自己在泰國喝過的口味,以及有次瞄到過在IBIS旅館那裏的小攤子,在湯裏放了一把香茅,(所以湯頭呈現褐黃色,裏頭還有吸飽了高湯的白蘿蔔和貢丸,)所做出來的。雖然沒有真正看過米粉湯的食譜,可是沒想到成品已幾乎百分九十近似了,至少可暫時解極度想念泰國食物之饞。

湯頭:
將雞骨汆燙過後,和切成一段一段的白蘿蔔、白胡椒粒、冬菜、香菜莖、扎成一把的香茅、連皮的大蒜及魚露一起煮約三小時

食用時:
1. 先將福州魚丸和貢丸(冰箱裏翻出來的,如果有魚餃或黑輪都可替用)
2. 於另一鍋中將新竹米粉燙軟後置於碗裏
3. 將丸類舖在米粉上之後加入高湯
4. 撒上香菜葉、碎花生、蒜頭酥及淋上預先用辣椒和泰國醋泡出來的辣椒醋,再加上泰國辣椒粉及魚露還有白砂糖即可

作法不難,只是在調味時有以上幾樣東西,就有七八成像了,尤其將我稱作米粉湯四寶的辣椒醋、魚露、白糖及辣椒粉加重一點就更像我在普吉吃到過的又甜又鹹又酸的米粉湯了。
 



(辣椒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ica05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