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九點了,路上仍沒什麼人,因為八點才天亮。
旅館旁的民宅,可看出歐洲人對花草的重視。
街角轉角處的神龕
羅馬橋,建於西元前一世紀末。
一路上一直看到椰棗,更有阿拉伯世界的味道,但其實我們在歐洲。
哥多華隨處都可見到具摩爾風的住宅。
因為假日,很多店沒開,好不容易看到有營業的店,店裏客人幾乎快坐滿了。
churos,美味極了,一般人是形容像台灣的油條啦!但比油條紮實。原本只是抱著既然來到西班牙就吃吃看的嚐鮮心態,卻在咬了一口後,決定接下來的早餐一定要點它。
點了杯咖啡和熱可可。熱可可濃到簡直是巧克力醬,用churos沾著食用就是西班牙人最常用的早餐了。早餐吃,所以不用怕肥!
麵包上頭舖著起司和生火腿,再淋上橄欖油。
就是這家店的外觀囉
吃飽就往清真寺移動。最早映入眼簾的是巨大又帶著斑駁的外牆。
伊斯蘭風格的外觀,依舊可以感受到哥多華曾經有過的風華。
哥多華暫時滿足了我對回教建築的嚮往。
湛藍的天空讓我心情特別好。
往這個小門可進到清真寺的庭院
伊斯蘭的裝飾風格建立在大量的幾何圖形上。
種滿橘子樹的橘子中庭。橘子樹在南部處處可見,但據說不具食用價值,入口又酸又澀。
腳下的文字應該有什麼特殊意義吧!
中庭一隅
原為回教徒使用的喚拜樓,後為基督徒改為鐘樓。
仍是上午,卻有日落後的蒼桑感。
先行離開,因為已近中午時分,清真寺的內部參觀時間快結束了,我們打算下午再來。
從彩繪磁磚拼貼出來的畫就可看出是酒吧。
旅館和餐廳多集中在清真寺附近。
從這一面就可以看出基督教的風味了
住在這裏頭應該很幸福吧!
剛步出清真寺沒多久,卻又看到耶穌的磁磚畫,情緒上的轉換有點反應不過來。
又是個貼滿彩釉磁磚的大門入口,不過這次是間旅館。
將鏡頭伸到門縫裏拍。
讓我拍不停的民宅。
散步中途看到一棟較新的公寓,位在古城外圍。
古城外圍接近新城區有間Burger King,走了不少路,補充一下能量。
又一間美麗的住宅,門口有信箱,看來是民宅不是旅館。
西班牙著名的手工藝品-彩繪陶盤,加上了鍛造鐵的框,更加有味道了。就這樣擺掛在公寓大門外,在台灣應該掛不了幾天就不見了吧!
這間不是公寓,是獨門獨戶的住家,很享受。
快回到旅館了,帶瓶水回去。中東人開的雜貨店,店後頭也有個看得見藍天的中庭。
賣沙威瑪的啦!在西班牙到處看得到KEBAB,很好吃,又實惠。
來西班牙前,逛無名部落格看到的手工皂店,沒想到被我看見了。